文档内容
长江师范学院作为重庆市首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牵头高校,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立德树人的核心地位,通过英模教育、课程改革与跨学科协同的深度融合,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育人模式。学校不仅打造了“双向讲、三对接、三贯通”的思政教育体系,还依托地方红色资源和学科优势,探索出分层递进、虚实结合的教育路径,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2025年校友会排名中位列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毕业生扎根西部的比例达80%,展现了思政育人的实际成效。
一、英模教育与课程体系的深度融合
学校以“英模教育馆”为核心载体,构建了“双向讲”激活英模精神的双向互动机制:
- 英模进课堂:邀请张桂梅、黄大年等时代楷模讲述教育初心,通过虚拟仿真课程重现“816工程”建设者等英模事迹,开发线上课程覆盖27万人次。
- 课堂融英模:在思政课程中嵌入红岩精神、三线精神等主题,专业课程则结合学科特色融入大国工匠案例,例如法学课程引入“申论与行政能力测验”实务模块。
- 实践促传承:师生通过走访英模、书信诵读、故事讲解大赛等活动,将英模精神具象化。开发的《一张烈士的素描》等作品获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奖项,形成“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效应。
二、分层递进与精准引领的教育链条
学校针对不同学段设计五维协同育人路径,实现全过程覆盖:
- 大一至大四精准化:从理想信念教育(新生)到职业道德培养(毕业生),构建“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链条,通过“青马工程”和党建品牌项目强化政治引领。
- 家校社协同机制:建立200余个校企合作基地,开展“巴渝体育文化乡村振兴百人实践团”,以“十个一”行动(如体育画展、调研报告)推动思政教育向社会延伸。
- 评价体系革新:将课程评价、活动评价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挂钩,形成“同题共答”的育人质效提升机制。
三、跨学科协同与特色资源开发
学校打破学科壁垒,构建“外语+思政”、“体育+思政”等跨界模式:
- 外语学科创新:外国语学院开设“理解当代中国”双语课程,通过“红色经典故事会”和海外社交媒体传播中国故事,将文化浸润与语言教学结合。
- 体育精神赋能:开发“中华体育精神”选修课,设置“使命在肩”“科学求实”等专题,将传统体育项目(如竹马球)融入校园文化,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95%,培养出全国武术锦标赛冠军等典型。
- 本土资源转化:成立巴渝体育文化研究中心,挖掘乌江流域村寨体育文化,科研成果转化为3门课程思政示范“金课”,实现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双向驱动。
四、教学方法创新与数字化赋能
针对教学法短板,学校通过“架桥过河”策略提升课堂吸引力:
- 故事化教学:强化教师叙事能力培训,要求每门课程建立“一案例一故事”资源库,例如用“南侨机工抗日”案例阐释爱国主义。
- 智慧教学融合:开发虚拟仿真体验中心,利用在线平台开展互动教学,组织智慧教学竞赛推动老教师数字化能力提升。
- 跨院系协作: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教育学院结对,通过教学法工作坊共同备课,帮助思政教师掌握讨论法、案例法等多元方法,解决“课堂抬头率低”问题。
五、育人成效与社会辐射
学校的思政教育改革已形成显著辐射效应:
- 成果转化:融入英模元素的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省级一流课程45门,课程思政案例获省部级奖项13项。
- 社会服务:自2019年起举办覆盖25省市的“英模教育”集体备课会,培训教师3000余名,教育团队赴北京大学等高校宣讲50余场。
- 人才输出:近三年学生获“挑战杯”等省级以上奖项134项,毕业生扎根西部基层比例持续攀升,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下一篇:
电网维护费如何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
版权:本文版权所属智学教刊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官网客服!
相关推荐
-
长江师范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怎么样?
长江师范学院作为重庆市首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牵头高校,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立德树人的核心地位,通过英模教育、课程改革与跨学科协同的深度融合,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育人模式。学校不仅打造了“双向讲、三对接、三贯通”的思政教育体系,还依托地方红色资源和学科优势,探索出分层递进、虚实结合的教育路径,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2025年校友会排名中位列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毕业生扎根西部的比例达80% -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怎么样?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核心工程,通过"行走的思政课"与"两康一训"等创新实践,构建起多维立体的育人体系。学院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体,整合红色教育资源与乡村振兴实践平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育人深度融合,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政教育模式。在"大思政课"建设背景下,通过师资培养、课程改革、协同机制等系统性工程,助力学生成长为具备"身心健康、创新能力、职业素养"的全面发展人才。 理论 -
长江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怎么样?
作为湖北省属重点高校,长江大学以“五个思政”为核心抓手,通过课程思政、学科思政、学生思政、环境思政、教师思政的协同创新,形成了覆盖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全方位育人体系。自2018年推出《关于推进“五个思政”改革创新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实施意见》以来,该校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各环节,构建起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思政育人新模式。以下从课程体系、实践载体、文化浸润三个维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