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已帮助人数322

已解决

评论 教育教学文档本文档内容,由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生院 编辑
文档内容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政策所”)成立于1985年,是中国科学院系统内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融合为特色的软科学研究机构。作为国家科技战略决策的重要智库,其研究生教育体系以培养复合型政策研究人才为核心目标,通过科教融合学科交叉的创新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培养体系。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学科架构与研究方向

政策所研究生教育覆盖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等多学科领域,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学科生态

  • 主干学科: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该学科被列为北京市重点学科,聚焦系统优化、风险管理等前沿方向。
  • 交叉学科:设置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科学技术哲学等二级学科硕士点,强化科技政策与社会科学理论的深度融合。
  • 特色方向:2016年后新增智库理论与方法方向,开创国内首个以高端科技智库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专项计划,系统构建“智库双螺旋法”等研究方法课程体系。

培养模式与资源优势

政策所采用“院所协同”的立体化培养机制,整合中国科学院100余个研究所的科研资源:

  1. 导师团队:汇聚27名研究员和37名副研究员,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李建平、范英等领军学者,导师队伍中超过80%承担国家级课题。
  2. 实践平台:依托中国科学院战略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中心等5个院级研究机构,研究生可直接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等课题研究。
  3. 数据支撑:专业图书馆藏有4万余册跨学科文献,接入Springer linkELSEVIER等全球顶级数据库,构建覆盖科技政策全领域的知识图谱。

国际化培养体系

为应对全球化科技治理需求,政策所建立“双循环”国际培养网络

  • 合作网络:与日本科技政策研究所、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等30余家机构签署协议,共建中德联合创新研究中心等跨国研究平台。
  • 联合培养:推行“1+2双导师制”,学生可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进行联合研究,近三年国际交流比例达45%。
  • 学术社群:通过中英创新战略和政策研究网络等机制,定期举办全球科技政策峰会,培育学生的国际视野。

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

政策所研究生教育强调问题导向型研究,形成“基础研究-政策咨询-实践应用”的价值链:

  • 科研成果转化:近五年支撑完成42项省部级以上获奖成果,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攀钢提钒工艺优化”等标志性项目。
  • 决策支撑能力:研究生参与撰写的政策建议多次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采纳,在能源环境政策、区域创新体系等领域形成政策影响力。
  • 社会服务网络:与地方政府共建北京城市运行与发展研究中心,年均承接地方政府委托课题50余项,实现学术成果向治理效能的转化。

这种深度融合学术训练政策实践的培养模式,使政策所毕业生在科技战略规划、产业创新管理等领域展现出显著竞争优势。其培养体系不仅为中国科学院建设国家高端科技智库提供人才储备,更在全球科技治理领域发出中国声音。

0相关评论
相关推荐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