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怎么样?

已帮助人数597

已解决

评论 教育教学文档本文档内容,由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编辑
文档内容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依托学校深厚的工科底蕴与威海地域优势,形成了一套以“深海”战略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07年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校区重点学科,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并与英国思克莱德大学合作开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通过分析其学科定位、课程设置、科研资源及就业前景,可全面展现其办学特色。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怎么样?

学科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以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为核心学科,聚焦国家“深蓝”战略需求,培养具备船舶设计、建造、检验与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课程体系强调数学与力学基础,结合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要求学生掌握船舶结构力学分析计算机辅助工程等核心技能。培养方向覆盖船舶工程、海洋新能源装置及数字化制造三大领域,契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对海洋产业人才的需求。

课程体系与实践能力培养
专业课程设置分为三个层次:

  1. 基础理论模块: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等,夯实学科基础;
  2. 专业核心模块:涉及船舶静力学船舶推进技术现代船舶建造技术,注重设计能力培养;
  3. 实践创新模块:依托水平循环水槽实验室船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实验室等13个实验平台,开展船模试验、复合材料工艺研究等实践项目。学生需完成8周实习(含船厂实习、上舰实习),强化工程应用能力。

科研资源与师资力量
学院建有山东省船舶设计与设备工程技术中心船舶复合材料工艺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研究方向涵盖特种材料船艇一体化制造海洋新能源装置开发等领域。师资团队拥有教授11人副教授2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近半数教师具有海外研修经历。科研项目与威高集团、中船重工等企业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参与国家级课题的机会。

升学就业与区域联动
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超95%,主要流向造船企业、海事机构及科研院所,30%选择攻读研究生。威海校区借助地理优势,与青岛、烟台等沿海城市形成产业联动,中船重工中海油等企业年均招聘占比达40%。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0模式)毕业生可获哈工大与英国双学位,学费6万元/年,为国际化职业发展提供通道。

校区差异化发展优势
相较于哈尔滨校本部,威海校区在录取分数(599-644分)和保研率(15%)上更具性价比,但共享C9联盟高校的学术资源。校区重点布局海洋工程智能制造,通过校企联合实验室(如威高集团产学研基地)实现教学与产业需求对接。这种“地域+学科”双特色模式,使其成为考生冲击985高校工科专业的优质选择。

0相关评论
相关推荐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怎么样?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依托学校深厚的工科底蕴与威海地域优势,形成了一套以“深海”战略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07年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校区重点学科,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并与英国思克莱德大学合作开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通过分析其学科定位、课程设置、科研资源及就业前景,可全面展现其办学特色。 学科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以船舶与海洋工程和力学为核心学科,聚焦国家“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怎么样?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是与英国思克莱德大学联合举办的本科教育项目,旨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工程人才。该项目自设立以来,通过整合两校优势资源,形成了独特的培养体系,并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实践平台等方面展现出鲜明的特色。以下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国际资源、升学就业等维度展开分析。 该专业的双学位联合培养模式是其核心亮点。学生完成学业后可同时获得哈工大与思克莱
  • 威海职业学院的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专业怎么样?

    作为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的特色专业,威海职业学院的船舶动力工程技术立足装备制造大类,聚焦船舶动力系统智能化与绿色化发展,形成了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05年设立以来,始终以国家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和国家级骨干专业为定位,通过动态调整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累计为船舶工业输送了大量掌握船舶机械生产设计和轮机安装调试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2025年最新发展规划中,专业更提出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