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内容
内蒙古艺术学院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开设音乐剧表演本科方向的高等艺术院校,其专业建设扎根草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教学体系。自2013年设立以来,该专业通过原创剧目创作、协同育人模式和创新课程设计,培养了大批兼具表演能力与文化传承意识的复合型人才。下文将从课程架构、实践平台、师资力量等维度,解析该专业的核心优势。
课程设置注重表演技能与文化素养的融合。该专业构建了“基础+方向+实践”的三维课程体系:
- 专业基础课涵盖戏剧影视表演基础训练、台词训练、声乐训练和舞蹈训练,强化学生的肢体表现力与声乐功底;
- 方向核心课设置音乐剧演唱、多幕剧排练等特色课程,特别开发《蒙古族风格视唱教材》等本土化教材;
- 综合实践环节将劳动教育融入课程,通过“知行合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这种课程设计使学生在掌握二度创作能力的同时,深入理解草原文化精神内核。
实践教学构建多维艺术孵化平台。影视戏剧学院打造了“教学—创作—展演”一体化培养模式:
- 依托内蒙古戏剧创作研究与协同育人基地,与内蒙古戏剧家协会共建15个校外实践基地;
- 原创剧目《索伦草原上》通过师生共创形式,将科尔沁民歌、呼麦等非遗元素融入现代戏剧叙事;
- 13个校内实践乐团如“青年歌剧团”提供常态化舞台训练,学生年均参与演出超20场。这种产教融合模式使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达92%以上。
师资团队汇聚学界与业界顶尖力量。专业带头人张玉兰教授作为国家一级演员,带领的教学团队包含:
- 蒙古族长调、呼麦非遗传承人组成的特聘专家;
- 具有百老汇工作经历的海外归国教师;
- 内蒙古艺术剧院等院团的客座导演。近三年该团队获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4项,指导学生获“金钟奖”“荷花奖”等国家级奖项37项,凸显教学与创作的双重实力。
人才培养聚焦民族性与现代性平衡。在教学方法上实行:
- “一对一”导师制传承蒙古族表演艺术精髓;
- 双导师联合培养引入乌兰牧骑资深演员指导剧目创作;
- 数字剧场实训运用VR技术模拟演出场景。这种创新模式使《英雄·海力布》等原创音乐剧既保留乌力格尔叙事传统,又融入当代舞台科技,作品入选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名录”。
从毕业生发展看,该专业已形成鲜明特色:近三年原创剧目巡演覆盖8省32市,5部作品登陆国家大剧院;学生参与录制的《草原音画》系列节目在央视播出达46次。这些成果印证了内蒙古艺术学院在培养扎根草原、面向世界的音乐剧表演人才方面的独特价值,为民族艺术当代转化提供了可复制的教育样本。
上一篇:
如何正确处理投标保证金退回的会计分录?
版权:本文版权所属智学教刊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官网客服!
相关推荐
-
内蒙古艺术学院的表演(音乐剧表演)专业怎么样?
内蒙古艺术学院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开设音乐剧表演本科方向的高等艺术院校,其专业建设扎根草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教学体系。自2013年设立以来,该专业通过原创剧目创作、协同育人模式和创新课程设计,培养了大批兼具表演能力与文化传承意识的复合型人才。下文将从课程架构、实践平台、师资力量等维度,解析该专业的核心优势。 课程设置注重表演技能与文化素养的融合。该专业构建了“基础+方向+实践”的三维课程体系: -
内蒙古艺术学院的音乐表演(大号)专业怎么样?
内蒙古艺术学院作为自治区唯一的独立艺术院校,其音乐表演专业以培养具有深厚音乐底蕴和扎实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该专业下设大号方向,属于器乐类招生方向之一,依托学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践平台,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置和多元化的舞台实践,学生不仅能掌握专业演奏技术,还能在民族音乐传承与创新中形成独特优势。 在课程体系方面,大号方向以舞台表演课程和音乐表演课程为核心,覆盖从基础 -
内蒙古艺术学院的音乐表演专业怎么样?
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自1957年创立以来,始终以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为核心,构建了涵盖18个专业方向的完整教学体系。该专业依托“教学—实践—创作—研究—传承”一体化的建设思路,结合传统声乐、器乐与蒙古族特色艺术形式,形成了独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内外的15个实践教学基地和13个艺术实践团队,学生得以在多元平台上锤炼专业能力,成为兼具艺术素养与创新精神的复合型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