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大学的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怎么样?

贵州民族大学
已帮助人数942

已解决

评论 教育教学文档本文档内容,由 贵州民族大学 编辑
文档内容

贵州民族大学的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自2019年获批为教育部新增本科专业以来,凭借其独特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成果,迅速成为国内该领域的标杆。在2024年软科榜单中,该校以5.3分的评分位列全国第一,被评为中国区域一流专业,展现出强劲的学科实力与行业影响力。作为贵州省最早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其校企合作模式、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就业竞争力,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多维支撑。

贵州民族大学的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怎么样?

学科建设与教学特色

该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跨学科融合产教深度结合上。其课程体系整合了航空服务学艺术学管理学三大领域,形成“理论+实践”双轮驱动的教学架构。例如:

  • 实践设施:配备全国最新的航空模拟客舱实训室专业实验室,由合作企业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实现真实场景下的服务流程演练;
  • 师资力量:拥有11名持有国家级职业资格认证的教师,包括国际航协(IATA)证书持有者,构建了“双师型”教学团队;
  • 培养目标:强调外语水平艺术修养应变能力,通过“导游之星”等传统赛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校企合作与就业前景

校企合作是该专业的核心办学模式之一。自2009年与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以来,已形成“专业共建、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成熟机制。合作企业不仅提供实训设备,还直接参与就业渠道拓展,例如:

  • 就业领域:毕业生可进入航空公司(如空乘、安全员)、机场集团(如安检、VIP服务)、高铁/地铁交通系统教育行业(如礼仪培训师);
  • 就业率:近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部分学生成长为航空企业高管或政府管理骨干,国际旅游小姐亚洲区冠军等优秀案例频现;
  • 职业发展:课程设计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学生通过参与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大型活动积累行业经验,强化专业自信。

招生要求与培养体系

该专业对报考学生的身体条件专业素养有明确要求:

  1. 身体标准:男性身高173-185cm,女性163-175cm;裸眼或矫正视力需达C字表0.5(女)/0.7(男),无色盲、疤痕及明显腿型问题;
  2. 选拔流程:专业考试包含面试(形象展示、才艺表演、文化素养问答)和水平测试(英语听力、普通话成绩折算),总分300分;
  3. 培养层次:作为艺术学学士学位授予点,学制四年,课程覆盖航空法规、服务流程管理及跨文化沟通等内容,打造“高级应用型人才”。

社会服务与学科影响力

该专业不仅聚焦人才培养,还深度参与区域经济与乡村振兴战略。例如:

  • 科研成果:其研究团队在《人民日报》《新华文摘》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并承担省级重点课题“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为地方政府提供政策建议;
  • 社会服务:学生长期为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等大型活动提供礼仪支持,推动专业实践与社会需求对接;
  • 学科平台:正在筹建“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西南分院”,计划通过跨校合作提升学术创新能力。

贵州民族大学的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通过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社会服务三大路径,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生态。对于有志于航空服务领域的学生而言,其全国领先的排名扎实的实践资源多元的就业出口,无疑是实现职业理想的优质选择。

0相关评论
相关推荐
  • 贵州民族大学的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怎么样?

    贵州民族大学的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自2019年获批为教育部新增本科专业以来,凭借其独特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成果,迅速成为国内该领域的标杆。在2024年软科榜单中,该校以5.3分的评分位列全国第一,被评为中国区域一流专业,展现出强劲的学科实力与行业影响力。作为贵州省最早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其校企合作模式、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就业竞争力,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多维支撑。 学科建设与教学特色 该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
  • 贵州民族大学的美术学专业怎么样?

    贵州民族大学的美术学专业立足贵州民族文化沃土,融合传统艺术与现代教育理念,形成了独特的教学体系。该专业自2019年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来,持续强化师资力量与课程创新,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三大方向,学费为9000元/年(2023年数据)。专业以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毕业生可服务于教育、文化宣传、艺术管理等领域,就业前景广阔。 课程体系与培养路径 美术学专业课程设置分
  • 贵州民族大学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怎么样?

    贵州民族大学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自2006年开设以来,已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全国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中排名第4位。该专业立足贵州、辐射全国,依托学校“民族性”办学定位,将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融入教学体系,培养具备多语传播能力和全媒体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其核心特色在于构建“民族语言+现代传播技术”的交叉培养模式,为民族地区输送兼具文化传承意识和国际视野的传媒人才。 专业课程体系围绕“采编播一体化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