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内容
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79年,是我国西北地区法学教育与研究的重要基地。作为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代码10726),该校以法学为核心,构建了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支撑的办学体系。从延安时期的陕北公学发展至今,其研究生教育始终面向实践需求,致力于培养服务西部法治建设的高层次人才。以下从历史传承、学科特色、培养体系等方面展开具体分析。
一、历史积淀与办学定位
学校研究生教育可追溯至1937年延安的陕北公学,1958年正式成立西北政法学院后,法学、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学科成为早期重点发展方向。2006年更名大学后,研究生教育形成两大特色:
- 扎根西北:依托西北地区首个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开展边疆法治、民族政策等专题研究;
- 服务实践:构建“理实并重、面向基层”的培养模式,注重司法体制改革与法律实务能力训练。
目前,研究生院位于雁塔校区,毗邻大雁塔景区,拥有24个本科专业和2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全日制硕士年招生规模达824人(2016年数据)。
二、学科体系与学术资源
在学科布局上,该校形成“一核多元”结构:
- 法学核心学科:涵盖刑法、民商法等传统领域,刑法学1979年即开始招收研究生;
- 交叉学科群:哲学与政治经济学作为早期硕士点(1984年),与法学形成理论支撑;
- 应用型学科:新闻学、管理学等专业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
学术平台建设方面,拥有《法律科学》(法学核心期刊)等高水平研究载体,建有模拟法庭、案例研讨中心等实践场所。特别在区域法治研究领域,承担多项服务西部发展的省部级课题。
三、培养机制与管理体系
研究生院实行“二级管理”模式,机构设置体现精细化特点:
- 管理机构:研究生教育院统筹招生、培养、学位工作,下设招生科、培养科等职能部门;
- 质量保障:通过修订培养方案、建立学分审核制度,构建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
- 导师队伍:早期由王陆原、郭云鹏等学者奠定基础,现有专任教师1000余人,博士生导师67人。
培养流程注重理论与实践衔接:
- 课程阶段:必修《司法实务》《法律诊所》等实践课程;
- 科研训练:鼓励参与地方法规起草、司法改革调研;
- 学位授予:实行“双盲审”论文评审制度,保障学术规范。
四、区域服务与国际合作
作为西北法学研究中心,该校通过以下途径服务地方:
- 智库功能:为陕甘宁青新五省区提供立法咨询、干部培训;
- 定向培养:开设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 国际交流:与法、德、美等国高校建立联合培养机制,拓展比较法研究。
这种“立足西北、辐射全国”的办学理念,使其在司法体制改革中持续发挥智库作用,2016年起探索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区域化实施方案。
版权:本文版权所属智学教刊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官网客服!
相关推荐
-
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79年,是我国西北地区法学教育与研究的重要基地。作为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代码10726),该校以法学为核心,构建了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支撑的办学体系。从延安时期的陕北公学发展至今,其研究生教育始终面向实践需求,致力于培养服务西部法治建设的高层次人才。以下从历史传承、学科特色、培养体系等方面展开具体分析。 一、历史积淀与办学定位 学校研究生教育 -
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作为新中国建立的首所民族高等院校,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历经数十年发展,已形成以民族文化研究为核心、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该院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立足西北地区民族特色,构建了涵盖11个学科门类的研究生培养体系,现有7个博士点和20个硕士点,致力于培养兼具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以下将从学科建设、培养模式、科研平台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学科建设:民族特色与交叉融合并重 在学科布局上 -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18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教育专攻科",是我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之一。历经百年积淀,该院已发展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形成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10个学科门类的学位授权体系。截至2025年,研究生规模突破万人,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培养模式等方面展现出鲜明特色。 一、历史沿革与发展定位 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源地之一,该院的发展历程见证了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