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研究院626所研究生院(中国航空研究院626所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已帮助人数843

已解决

评论 教育教学文档本文档内容,由 中国航空研究院626所研究生院 编辑
文档内容

中国航空研究院626所研究生院作为我国航空工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依托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的科研实力,形成了独特的育人体系。该院始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从事航空气动力研究的机构,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先进科研设备,在飞行器气动布局、数值计算、风洞实验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研究生教育始于1981年,已培养了大批航空领域专业人才,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近100%。本文将重点解析其学科布局、培养模式、科研平台等核心优势。

中国航空研究院626所研究生院(中国航空研究院626所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学科体系与专业方向

该院构建了以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方向)为核心的特色学科体系,覆盖气动力基础理论飞行器气动布局实验技术研究三大领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 先进飞行器气动特性数值模拟
  • 跨声速风洞实验技术
  • 气动弹性耦合分析
  • 智能测控仪器开发

依托中国航空研究院整体布局,研究生可共享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10个一级学科资源,形成跨学科创新能力培养平台。

师资力量与科研平台

导师队伍由型号总师、专业领域首席专家组成,包含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国防科技突出贡献者等领军人物。现有在职职工33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占比超60%,形成涵盖工程热力学空气动力学强度与振动等专业领域的专家团队。

科研平台配置具有显著优势:

  1. 2700亩试验基地,包含整机试车台、部件试验设备80余台套
  2. FL-60风洞群为代表的亚洲最大跨声速风洞设施
  3. 30亿元资产规模支撑的数字化设计网络
  4. 国家级气动弹性重点实验室计算流体力学中心

培养模式与教学特色

采用院所协同培养机制,实施"1+1.5"分段式教育:

  • 第一学年:在扬州研究生院完成空气动力学数值方法计算流体力学等理论课程
  • 第二学年起:进入沈阳本部参与重点型号研制,在导师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

教学环节突出三大特色:

  1. 项目驱动学习:80%课程结合在研航空发动机、新型飞行器项目
  2. 双导师制:学术导师与工程导师联合指导论文选题
  3. 国际化学术视野:定期举办航空科技创新论坛,邀请院士开展前沿讲座

奖助体系与就业发展

建立阶梯式奖助机制,包括:

  • 推免生奖学金(最高3万元)
  • 学业奖学金(覆盖率100%,特等奖2万元/年)
  • 科研津补贴(不低于2000元/月)

毕业生主要流向航空工业集团下属院所,近年典型就业单位包括: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 航空工业气动院

通过四十余年发展,该院已形成"理论奠基-科研实战-型号锤炼"的完整育人链条,其型号任务融入度达90%以上,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航空装备研制的深度融合。

0相关评论
相关推荐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