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南通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以交叉学科为基础,构建了涵盖材料科学、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多领域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化学化工学院的学科优势,形成了"理论学习+工程实践+科研创新"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2022年材料学科已进入ESI全球前1%排名。通过系统课程设置与高端实验平台支撑,该专业致力于培养掌握新能源材料设计与制备技术、储能器件开发等核心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在课程体系方面,专业设置突出前沿性与实践性双重特征。核心课程包含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概论、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太阳能电池原理与工艺等理论模块,同时配置材料研究方法与现代测试技术等实践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将薄膜物理技术、化学电源设计等应用场景融入实验环节,例如通过SEM(扫描电子显微镜)、XRD(X射线衍射仪)等价值1500万元的设备开展材料表征训练。这种课程架构使学生既能掌握固体物理等基础理论,又能熟练操作拉曼光谱仪等先进仪器。
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该专业的显著亮点。学院拥有南通市智能与新能源材料及器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科研经费累计超2000万元。学生从大一开始即可加入导师课题组,参与锌离子电池电极改性、燃料电池催化剂开发等前沿研究。以优秀学生王存鑫为例,他在本科阶段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参与申请发明专利6项,研究成果被《Electrochimica Acta》收录。这种"早进实验室、早接触项目"的模式,使超过40%的学生在毕业前具备独立科研能力。
师资力量与产业对接构成专业的双重保障。专业教师团队包含江苏省杰青1名、特聘教授2名,68%的教师具有海外研修经历。教授团队主持的企业横向项目20余项,与天合光能等新能源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同步。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98%以上,35%的学生进入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等机构深造,体现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培养成效。
值得关注的是,该专业正在形成锌基储能材料、光伏器件优化等特色研究方向。通过南通市绿色氢氨能源存储与转换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学生在毕业论文中可开展人工固体电解质界面构建、聚苯胺涂层改性等创新实验。这种将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紧密结合的培养路径,使毕业生在新能源材料制备、器件性能测试等领域展现出强劲竞争力。
版权:本文版权所属智学教刊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官网客服!
-
南通大学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怎么样?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南通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以交叉学科为基础,构建了涵盖材料科学、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多领域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化学化工学院的学科优势,形成了"理论学习+工程实践+科研创新"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2022年材料学科已进入ESI全球前1%排名。通过系统课程设置与高端实验平台支撑,该专业致力于培养掌握新能源材料设计与制备技术、储能器件开发等核心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在课程 -
长沙理工大学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怎么样?
长沙理工大学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自2018年获批招生以来,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该专业依托学校在电力、交通领域的学科优势,聚焦储能材料与器件和能量转换材料与器件两大方向,致力于培养具备“材料—器件—新能源”一体化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该专业位列全国第36位,评级为B+,材料科学学科更在2020年进入ESI全球前1%。专业建设紧密对接国家 -
安徽大学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怎么样?
安徽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科优势,构建了“材料科学+能源技术+器件开发”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该专业聚焦太阳能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与燃料电池材料三大方向,2023年入选安徽省一流本科专业。数据显示,近三年就业落实率稳定在90%以上,其中16.4%毕业生保研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等名校,入职新能源企业比例达70%,平均起薪6000-8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