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交通大学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怎么样?

兰州交通大学
已帮助人数346

已解决

评论 教育教学文档本文档内容,由 兰州交通大学 编辑
文档内容

兰州交通大学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融合了信息科学、测绘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多领域知识,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支撑,培养具备地理空间数据采集、分析、管理与开发能力的高技术人才。该专业依托学校在交通、测绘等领域的学科积淀,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模式,近年来在师资建设、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成为西北地区该领域的特色专业之一。

兰州交通大学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怎么样?

学科建设与师资力量

兰州交通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自设立以来,已构建了完整的本、硕、博培养体系。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8人,90%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半数以上具有海外学术背景。近五年,教师团队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863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等40余项科研项目,出版专著8部,并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多项荣誉称号。专业还聘请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顶尖学者作为兼职教授,进一步强化了科研实力。

课程体系与研究方向

专业课程设置注重基础理论与技术应用的双向平衡。主干课程包括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遥感技术与数字图像处理等,覆盖地理信息采集、处理、分析与开发的完整链条。研究方向聚焦干旱半干旱区环境遥感GIS应用开发等特色领域,结合兰州独特的三大自然地理单元交汇区位优势,强化区域环境监测与建模能力。此外,专业还开设了省级精品课程,并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提升学生的技术实践水平。

实践培养与创新平台

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专业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7家单位共建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本科实习基地,提供从数据采集到系统开发的全程实训机会。学院还设立了省级地理信息科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推行小班化教学,配备海内外教授团队授课,并开展“2+2”国际联合培养项目,学生可赴北伊利诺伊大学等高校深造。基地班学生享有更高保研率,保送院校包括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山大学等985/211高校。

就业前景与升学路径

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6%以上,主要服务于智慧城市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就业单位涵盖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及百度、滴滴等互联网企业。约30%的毕业生选择升学,考入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知名院校。专业还通过国际学术期刊JGSA(已被ESCI和Scopus收录)推动学术交流,为深造学生提供科研支撑。

0相关评论
相关推荐
  • 兰州交通大学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怎么样?

    兰州交通大学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融合了信息科学、测绘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多领域知识,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支撑,培养具备地理空间数据采集、分析、管理与开发能力的高技术人才。该专业依托学校在交通、测绘等领域的学科积淀,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模式,近年来在师资建设、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成为西北地区该领域的特色专业之一。 学科建设与师资力量 兰州交通大学地理信息科学
  • 兰州大学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怎么样?

    兰州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地理学教育部学科评估A-类学科优势,构建了“地理学根基-信息技术融合-区域特色应用”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该专业肇始于1960年代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的测量学与地图学教研室,1999年正式招生,2013年更名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2021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据显示毕业生深造率超60%,对口就业率稳居90%以上,在干旱半干旱区环境
  • 兰州交通大学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怎么样?

    兰州交通大学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以理工融合和学科交叉为核心特色,形成了独特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以及运筹学与控制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省级重点学科,构建了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并重的教育框架。自2008年以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发表SCI论文90余篇,科研实力和教学质量在区域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以下从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培养模式等维度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