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内容
武汉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立足新闻传播学科,以培养适应现代媒体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作为湖北省重点培育专业、校级一流本科专业,该专业通过“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构建了覆盖视听内容生产全流程的培养体系,形成了“人文浸润、差异培养、应用导向”的育人特色。下面从培养方向、课程特色、专业优势、就业前景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培养方向聚焦全媒体传播素养
专业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根基,注重学生“采、写、编、评、拍、制”六大核心能力的培养。通过广播电视概论、融合新闻学等理论课程,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依托电视摄像、非线性编辑等技术类课程,强化视听内容制作能力。培养方案特别强调“全媒体传播素养”,要求学生既能胜任传统广电节目制作,又能驾驭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态。例如,学生需掌握从选题策划到后期包装的全流程技能,并通过大学生影像工作室等实践平台完成作品创作。
课程体系体现应用型特色
专业课程设置呈现三大特征:
- 技术实践导向:核心课程包括电视画面编辑、影视照明技术、虚拟演播室技术等,配备4K电影放映厅、非线性编辑实验室等价值2500万元的实训设备。
- 学科交叉融合:设置数据可视化、AI搜索热点等跨学科课程,培养“既懂传播又懂技术”的复合能力。
- 行业标准对接:引入短视频创作、新媒体运营等前沿课程,与人民网、湖北电视台等机构共建21个实习基地,实现“课程即项目”的产教融合。
专业建设凸显三大优势
作为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和“荆楚卓越新闻人才协同育人计划”实施单位,该专业具备显著优势:
- 教学资源丰富: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院级实验室,开展“光影·青春学生优秀展评会”等特色实践活动。
- 竞赛成果突出: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200余项,包括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赛三等奖、未来设计师全国大赛二等奖等。
- 师资力量雄厚:组建含省级教学团队和行业导师的双师型队伍,64.3%教师具有媒体从业经验,聘请长江韬奋奖获得者等业界专家授课。
就业前景覆盖多元领域
毕业生就业呈现“传统媒体+新兴业态”双轮驱动格局:
- 主流媒体方向:进入电视台、广播电台从事记者、编导、主持人等工作,近年有毕业生任职凤凰网品牌总监、湖南卫视节目策划等。
- 新兴媒体领域:在MCN机构、影视公司担任短视频编导、直播运营,部分学生创立自媒体工作室。
- 政企宣传岗位:服务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从事舆情分析、品牌传播等工作。专业就业满意度达3.3分,考研深造率超过12%,多名学生进入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继续攻读新闻传播硕士。
下一篇:
如何正确记录会计分录中的时间要素?
版权:本文版权所属智学教刊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官网客服!
相关推荐
-
武汉传媒学院的广播电视学专业怎么样?
武汉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立足新闻传播学科,以培养适应现代媒体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作为湖北省重点培育专业、校级一流本科专业,该专业通过“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构建了覆盖视听内容生产全流程的培养体系,形成了“人文浸润、差异培养、应用导向”的育人特色。下面从培养方向、课程特色、专业优势、就业前景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培养方向聚焦全媒体传播素养 专业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根基,注重学生“采、写、编 -
武汉大学的广播电视学专业怎么样?
武汉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作为国内新闻传播教育的重要力量,自1983年创办以来,始终致力于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传媒人才。该专业在2023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位列全国前八,依托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构建了覆盖新闻采编、节目策划、数字媒介的全链条培养体系。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85%,就业方向涵盖央视、省级广电集团及新兴互联网平台,但课程前沿性与行业技术迭代仍需持续突破。 一、学科 -
武汉传媒学院的广播电视工程专业怎么样?
武汉传媒学院的广播电视工程专业以传媒特色为核心,融合工学与艺术学科优势,致力于培养兼具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与行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湖北省“转型发展”首批试点高校的重点专业,该专业依托校企合作平台与实验室资源,形成了“技术+艺术”的复合型培养路径,为广播电视、新媒体等领域输送了大量实践型人才。 在培养方向上,专业聚焦数字视音频技术与融媒体应用两大核心领域。学生需掌握多媒体技术、数字电视技术、计算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