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学院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怎么样?

德州学院
已帮助人数301

已解决

评论 教育教学文档本文档内容,由 德州学院 编辑
文档内容

德州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自2006年设立以来,已成为该校最具竞争力的工科专业之一。作为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立项专业,该专业依托德州作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基地的区位优势,形成了以清洁能源开发动力机械创新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其40%的考研录取率和98%的就业率,凸显了学科建设与产业需求的高度契合。

德州学院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怎么样?

专业定位与学科优势

该专业聚焦国家能源战略转型需求,构建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新能源技术三大知识模块。通过引入波兰格但斯克技术大学的欧洲工程教育认证体系课程,形成"基础理论+国际视野+工程实践"的复合型培养路径。特别在太阳能热利用领域,依托省级太阳能利用核心部件检测与优化工程实验室,与皇明集团等18家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使学生能直接参与光伏发电系统设计等真实项目。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卓越工程师"试点班:实施小班化教学,课程体系包含:
    1. 热力学与流体力学基础课程
    2. 太阳能光伏系统设计实践
    3.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仿真
    4. 企业导师指导的毕业设计
  •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波兰格但斯克技术大学共建国际实验班,采用"3+1"双学位模式。每年28,000元学费包含三分之一外教授课,学生可获欧洲工程教育认证证书,并享有申请欧盟高校硕士的优先通道。

师资与科研实力

教师团队中80%拥有博士学位,包括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近三年承担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省部级课题,在太阳能集热器优化、工业余热回收等领域取得6项发明专利。实验中心配备价值4000万元的智能电网实验室、LINTE²能源系统等尖端设备,支撑学生完成从热工测试新能源装置开发的全流程训练。

就业与升学前景

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国家电网华能集团等央企,以及海信日立空调等新能源企业。数据显示:

  • 制冷与暖通领域就业占比35%
  • 光伏系统工程师岗位增长年均18%
  • 中外合作项目毕业生海外深造率达27%该专业与山东机床集团等60家企业共建实习基地,推行"企业技术骨干班"定向培养,实现毕业即上岗的零过渡就业。

学科竞赛与创新能力

通过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等平台,学生近五年斩获87项国家级奖项,申报50项实用新型专利。创新实践课程设置热泵系统优化燃料电池性能测试等开放性实验,鼓励跨学科组队完成如"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供暖系统"等综合性课题,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系统思维能力。

0相关评论
相关推荐
  • 山西能源学院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怎么样?

    山西能源学院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该校重点建设的王牌专业之一,自2017年起被列为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专业,并于2020年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作为工学门类下能源动力类的核心学科,该专业聚焦热能转换、新能源开发及动力系统优化领域,形成了“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依托山西省能源产业布局,其课程设置紧密对接火电、新能源等产业需求,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及深造领域均展现出较强竞争
  • 长春工程学院的能源与动力工程(热能动力方向)专业怎么样?

    长春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自1953年创办以来,始终围绕国家能源行业需求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热能动力方向作为该校历史最悠久的专业方向之一,依托吉林省特色专业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双重优势,形成了从理论教学到工程实践的闭环培养模式。该方向紧密对接火电、热力等传统能源行业技术升级需求,通过特色课程群、校企协同平台和国际合作项目,培养掌握热功转换核心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其毕业生就业率长期稳定在90
  • 黑龙江工程学院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怎么样?

    黑龙江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立足国家能源战略需求,聚焦常规能源转换与利用、动力装置开发、新能源技术三大领域,形成了"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该专业前身为1998年设立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2013年顺应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升级为现专业,2025年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位列全国应用型高校第20名。其课程体系以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燃烧学为核心支撑,构建了覆盖能源动力全产业链的实践教学平台,与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