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怎么样?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
已帮助人数570

已解决

评论 教育教学文档本文档内容,由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 编辑
文档内容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立足国家新基建战略需求,以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该专业依托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平台,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育人模式,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在师资建设、课程设计、实践平台等方面形成显著特色。近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位列省内前列,2024年平均offer薪资突破10000元/月,展现了强劲的职业竞争力。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怎么样?

专业课程体系以Python数据分析与应用实时计算框架软件测试等核心课程为支撑,注重从数据采集、处理到分析的全链条能力培养。例如,在软件测试课程中引入韩国圆光大学白顯基教授的制造业大数据案例,通过DeepSeek平台实现数据模拟生成与算法验证,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深度理解工业场景下的技术应用。此外,课程还融入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结合企业真实项目开发流程,形成“课堂-实验室-企业”三级递进式学习路径。

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四日企业导师驻校授课+一日名企实地参访”的创新模式展开。2025年2月的认识实习中,学生系统学习Stable Diffusion与Photoshop协同工作流,包括AI生成素材的创作、精修与商业化落地全流程。参访农道会科技集团等企业时,技术专家重点解析了智慧农业与智能制造领域的大数据应用,强调“技术+业务”双轮驱动的职业发展逻辑。这种沉浸式实践不仅强化了ControlNet插件应用等实操技能,更帮助学生建立行业视野。

师资力量方面,专业形成“双师型教师+企业工程师”的混合团队结构。现有教师中,60.5%具有企业实战经验,副教授以上职称占比超过50%,同时引入联想、中软国际等300余家合作企业的工程师参与授课。以韩国圆光大学教授为代表的国际学者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推动课程内容与机器学习实时数据处理等前沿技术接轨。近三年,师生团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蓝桥杯大赛等赛事中斩获60余项奖项,印证了教学与科研的协同效应。

学生职业发展路径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可进入金融保险医疗卫生智能制造等领域从事数据分析与系统开发,或通过考研进入科研机构。例如,2024届学生候显笛凭借Python编程机器学习项目经验,入职湖南兆恒计算机有限公司并获得6500元月薪。专业还通过创新创业大赛等平台孵化实践能力,近两年累计完成12项企业横向课题,直接对接产业需求。根据2024年大数据人才就业趋势报告,未来五年行业人才缺口将达200万,为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上升空间。

0相关评论
相关推荐
  •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怎么样?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立足国家新基建战略需求,以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该专业依托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平台,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育人模式,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在师资建设、课程设计、实践平台等方面形成显著特色。近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位列省内前列,2024年平均offer薪资突破10000元/月,展现了强劲的职业竞争力。 专业课程体系以Pytho
  •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怎么样?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立足培养具备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与分析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依托机器人工程学院的资源优势,构建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培养模式,通过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的深度融合,强化学生的数据科学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致力于满足政府、金融、信息产业等领域对大数据技术人才的需求。 课程体系:学科交叉与技术前沿并重 专业课程设置覆盖数据科学全链条,形成三层知识架构:
  • 哈尔滨师范大学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怎么样?

    哈尔滨师范大学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依托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深厚的学科积淀,自2018年设立以来已形成完整的培养体系。该专业聚焦数据采集、分析与应用全链条能力培养,通过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学科平台,构建了“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其课程设置紧密对接行业需求,既涵盖基础学科又融入前沿技术,为学生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工程等领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学科建设与课程体系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