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怎么样?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已帮助人数988

已解决

评论 教育教学文档本文档内容,由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编辑
文档内容

在人工智能与医疗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以"健康中国2030"战略为指引,依托东软集团在大健康产业的资源优势,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医工结合培养体系。该专业致力于培养既掌握基础医学知识又精通信息技术应用的复合型人才,通过TOPCARES工程人才培养模式OBE教学理念,将医疗信息化领域的产业需求转化为人才培养标准,形成了"医学筑基、工程赋能、数据驱动"的三维育人架构。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怎么样?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瞄准医疗信息化产业升级需求,以医学数据采集处理医疗信息系统开发健康大数据分析三大能力培养为核心。课程体系涵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概论等医学基础课程,同时融入医学电子学基础医学传感技术等工科内容,实现医学与工程的深度融合。培养方案明确要求学生需具备医学信息采集与预处理能力,并掌握Python数据分析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工具。

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

  • 医学基础模块:包含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等课程,建立对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基础认知
  • 工程技术模块:重点设置Java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等技术课程,强化编程与系统开发能力
  • 交叉融合模块:开设医学数据挖掘医疗信息化技术等特色课程,通过真实医疗数据分析项目实现知识转化
  • 创新实践模块:构建"课程实验-综合实训-企业项目"三级实践体系,引入东软医疗真实病例管理系统开发等实战训练

产教融合培养模式

专业与东软集团大连中联康信等头部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形成"校企医"三方联动的培养机制。实践教学环节采用:

  1. 双师型教学团队:企业工程师与临床医师共同授课
  2. 真实项目导入:将医院信息系统升级等实际工程问题转化为毕业设计课题
  3. 创新创业孵化:依托健康医疗程序设计社团,组织学生参与智慧医疗程序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这种培养模式使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部分学生入职医疗科技公司从事系统开发,或进入三甲医院信息科担任技术骨干。

行业适配性优势

在智慧医疗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该专业毕业生具备三重竞争力:

  • 技术复合性:同时掌握医疗业务流程信息系统架构知识
  • 场景理解力: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建立对临床场景的深度认知
  • 工具先进性:熟练使用Oracle数据库Hadoop平台等医疗大数据处理工具这种培养特色使毕业生既能胜任传统医疗机构的信息化改造,又可参与可穿戴医疗设备AI辅助诊断系统等创新产品研发。

该专业通过构建"医学+工程+数据"的立体化知识体系,打造了适应智慧医疗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范式。其特色在于将临床医学的实践需求转化为工程技术解决方案,使学生在真实医疗场景中锤炼系统思维工程实践能力,为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高质量人才支撑。

0相关评论
相关推荐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怎么样?

    在人工智能与医疗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以"健康中国2030"战略为指引,依托东软集团在大健康产业的资源优势,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医工结合培养体系。该专业致力于培养既掌握基础医学知识又精通信息技术应用的复合型人才,通过TOPCARES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和OBE教学理念,将医疗信息化领域的产业需求转化为人才培养标准,形成了"医学筑基、工程赋能、数据驱动"的三维育人架构。 专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怎么样?

    作为辽宁省首批开设智能医学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自2019年招生以来,始终围绕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需求,构建了以医工融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东软集团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产业优势,通过人工智能+医学+工程的交叉学科布局,致力于培养具备智能诊疗系统开发和医疗数据挖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2023年首届毕业生已进入智能医疗设备研发、医学影像分析等前沿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就业竞争力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怎么样?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以"医工融合"为核心理念,依托东软集团在医疗科技领域的产业优势,构建了"医学+工学"交叉培养体系。该专业紧密围绕人工智能和数字化转型的行业趋势,培养能操作高端影像设备、掌握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同时具备工程研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基础医学与电子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学生不仅掌握临床检查技能,还能参与设备研发与系统维护,形成独特的专业竞争力。 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 该专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