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的大数据技术专业怎么样?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
已帮助人数995

已解决

评论 教育教学文档本文档内容,由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 编辑
文档内容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的大数据技术专业立足上海“23645”产业发展需求,自2019年设立以来,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与科大讯飞、上海德拓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实训基地,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形成“分段全日制”教学组织模式。课程体系覆盖Python程序设计Hadoop框架等核心技术,同时注重数据可视化机器学习等前沿领域,配备高级职称占比71%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的大数据技术专业怎么样?

一、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设置围绕大数据全生命周期展开:

  1. 基础开发能力:通过Java程序设计Web前端开发等课程夯实编程基础
  2. 核心技术模块:包含Hadoop大数据框架分布式数据库等核心课程
  3. 实践应用环节:设置企业级项目开发实训,利用腾讯云实验室完成数据采集、清洗到可视化全流程操作
  4. 职业认证衔接:将阿里巴巴1+X大数据分析云计算运维等证书标准融入教学

课程设计中特别设置难易梯度,既有侧重自动化运维的入门模块,也包含需要较强逻辑能力的算法开发内容,适应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需求。

二、创新产教融合培养模式

该专业采用“1.5+0.5+0.25+0.75”分段培养:

  • 前1.5年在校完成基础理论
  • 0.5年进入企业实训基地进行岗位认知
  • 最后1年分阶段完成进阶学习与顶岗实习

教学实施中推行任务驱动法,通过以赛促教(如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课证融通提升实战能力。专业联合腾讯等企业开发教学资源库,建设包含大数据采集决策分析等模块的在线学习平台,支持弹性学分制。

三、双元师资与多维评价体系

师资队伍由企业工程师校内博士团队共同组成,其中:

  • 高级职称教师占比71%
  • 双师型教师超过50%
  • 企业导师均来自一线大数据岗位

考核体系打破传统试卷模式:

  • 过程性考核占比70%,重点考察项目实操
  • 融入1+X证书评价标准
  • 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将志愿服务、劳模精神培育纳入学分

四、就业前景与发展通道

毕业生主要面向大数据运维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岗位,就业领域覆盖互联网金融科技智慧城市等行业。专业与浪潮集团合作开设精英班,实行定向培养与就业推荐。数据显示,通过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学生可获得:

  • 平均起薪6500元/月
  • 头部企业就业率35%
  • 专升本升学率逐年提升至20%

该专业同时打通职业资格证书与课程学分转换通道,持有大数据分析师等证书可抵免对应课程学分,为在职人员深造提供便利。随着上海数字化转型加速,掌握数据挖掘智能决策等核心技能的毕业生,将持续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0相关评论
相关推荐
  •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的大数据技术专业怎么样?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的大数据技术专业立足上海“23645”产业发展需求,自2019年设立以来,通过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模式,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与科大讯飞、上海德拓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与实训基地,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形成“分段全日制”教学组织模式。课程体系覆盖Python程序设计、Hadoop框架等核心技术,同时注重数据可视化与机器学习等前沿领域,配备高级职称占比71%的“双师型”教师
  •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怎么样?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是上海市特色专业之一,以“校企政行耦合、岗课赛证融通”为培养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该专业依托学校在城市建设领域的资源优势,面向建筑、商贸、制造等行业,培养具备智能会计操作、业财一体化管理和大数据财务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融合传统会计核心技能与前沿技术,师资团队含高级会计师、博士等双师型教师,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高位。以下从培养目标、课程特色、就业前景等多
  • 江阳城建职业学院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怎么样?

    江阳城建职业学院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作为财经商贸大类的重点专科专业,紧密对接数字经济时代对财会人才的需求,以“业财税一体化”为核心培养方向。该专业立足川渝区域经济发展,通过校企合作与智能化教学模式,将传统会计技能与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致力于培养具备会计核算、税务管理、财务决策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课程体系涵盖财务会计基础与前沿技术应用,并通过丰富的实训场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衔接,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